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合肥百花中学“四课一反思”制度
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永葆青春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合肥百花中学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 抓,以校本培训为先导,着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近年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不拘一家,博采众长,然后吸收内化,形成了百花中学自己的校本教研制度,即 “四课一反思”制度。
集教、研、训一体的“四课一反思”制度,为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及课后反思制度。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百花中学有一位专门负责教研的副校长,其它几位副校长也分别挂靠一个教研组,他们的责任是参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 动,关注教师备课活动的实效与内涵;每周听课1—2节,了解备课组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不定期地抽查备课组组员 的备课笔记;向备课组教师推荐改进备课及课堂教学方向的优秀指导性文章;深入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两次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意见;了解学科 教材使用情况及教学进度。这种做法将教学管理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起到了双赢的效果,避免了那种学校领导像行政干部,不懂教育,不懂教学, 不懂教师,不懂学生的现象。
学校实行三级教研机制,即一级以校为单位的教研,坚持每学期两次,形式为全校教师集中,一人主讲,内容为半个学期以来在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这 些问题的方法。主讲人或分管教研副校长,或教研室主任,或教研备课组长;二级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坚持每月活动一次,教研组长主持,安排一个月的教研内 容并针对本组教研情况提出具体意见,时间为每个月第一周;三级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坚持每月活动三次,备课组长负责,“磨课”的大量活动都在此时间进 行。
为保证教研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学校安排课表时注意将同一学科的老师集中半天不排课,不排课的半天即是这一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时间。而校为单位的教研则放在教师集中学习时,即周二下午,从而保证了活动时间不落空。
有了相应的制度,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引导教师如何真正落实“四课一反思”。
备课 磨课
针对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即写教案和备课时备知识内容多,备训练内容少;备教法内容多,备学生活动少;备现有教材(尤其是教参)多,备创造性设计少的“三多 三少”现象,提出了有高质量的备课才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师的备课一定要规范、明确的具体要求。在备课内容上,要求做到“四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学法,备训练设计。将备学生放在备课的首要地位,可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教法的重要性。检查备课笔记时,认真做到“四备”的教案,才是最优秀的。接 下来,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入备课组“磨课”阶段。
“刀不磨要生锈,课越磨越精彩,这是我多次参与‘磨课’活动的感受。‘磨课’,使我们更注重于文本的解读,‘磨课’使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学;‘磨课’使我们更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磨课’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不断充实,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陈勇如是说。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要求备课组订出落实到周的计划,并要求各组根据教材情况挑选出需要集体研讨的重要内容,向教研室申报备案。申报写清时间,主备人, 内容。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自己主备的教学设计打印分发给全组教师人手一份。备课时,由主备教师首先说自己的教学构思,其它教师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对主备 的教案补充,删改,主备当场对大家的意见综合、取舍,重新调整完善,形成最终的共享教案。其他教师再根据各自班情的不同,对共享教案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 写出的教案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年青教师的业务提高尤其有帮助。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担任两次主备任务,主备的内容可以为课文、章节内容,亦可为复习,期 中、期末考试前的模拟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等。至此为止,“磨课”并未结束,作为主备教师,对自己所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上一堂公开课,全组教师参与听 课,在实践中再检验备课的成功与否。通过认真的备课磨课,一个学期下来,教师深感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能力提高很快,彻底摈弃了那种没有教参备不了课的思 维定势。
上课 评课
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除做到“四备”外,还要在课堂设计上做到“四好”:课堂的导入要选择好;提出的问题要设计好;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好;学生的训练要安排好。
打造高效课堂,成功的导入是第一步。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对课堂导入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导入法:“问题导入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导入新课;“资料导入法”,通过科学发现史,科学家轶 事,科学家小故事等导入新课;“生活导入法”,通过学生直接感知的生活中的常见知识导入新课;还有“旧课导入法”,“文学常识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等。有了成功的导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新课就很容易往下进行了。
成功的导入在很短时间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长久,以致一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教师要关注的问题是设计好提问,锤炼好语言,安排好学生的活动。
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的学情的驾驭。课堂提问首先应当在充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 题,做到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把握难易。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会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习惯。问题过大过深过难,会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对学习丧失信 心。正如有位教师所言,课堂提问要杜绝:为提问而提问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方法;讲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体验;还应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百花中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因为语言表达方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把说普通话,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张弛有度作为教师语言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
“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备课时就安排好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内容,也是我校三届三次教代会提出的 主要议题,其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在预习中研读教材,在熟悉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努力精 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思考,交流。
百花中学在加强对常态课管理的同时,每学期还开设如下课型:新教师的亮相课,青年教师的过关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以及相同学科的同课异构课。听完课后,分 教研组及时评课,从以下八个方向衡量一节课的优劣。一看教学目标的达成;二看教材的处理是否符合学情;三看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四看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科 学;五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六看教学重难点抓得准不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七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八看教师基本功,普通话是否标准,教态是否自 然,板书是否清晰工整。评课后,上课教师整理大家意见,对教案进行再修改。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要求。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二是有效 率,即应该是充实的课;三是生成性,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四是常态性,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 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真正做到很难,换言之,我们评课时也要从这五方面去评。
青年教师徐培培谈到评课时深有感触,她说:“老师们,特别是前辈们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敢于打破教学常规,创新课堂,在课堂上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教学效果更好。通过评课我驾驭课堂能力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对常态课的管理,学校亦长抓不懈。学校教学管理者每周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听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肯定成绩,提出意见。
课后反思
百花中学校长房西康校长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状态;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和课堂上的教学,而忽略了“课后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领导应当在这方面给予引导和培训。
课后反思也就是课后小结,它是对一节课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回顾和总结。
对于如何写教学反思,写什么,针对以前为写反思而“反思”,应付检查而“反思”的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写课堂成功处
将教学过程中精彩片段,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学生听课时的兴奋点,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写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这些失误,疏漏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我们以后或到其他同年级班级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写教学机智
青年教师朱少祥在反思中这样写道“教师备课中的教学预设在教学中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生成,这就需要我们每节课不断反思这些新的教学生成,为下一次课做好 更好的预设。”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 主,突然而来,若不及时记下,利用反思去捕捉,过后会烟消云散,会懊恼,遗憾!
写学生提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肯动脑筋的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教师没想到的教学内容,总会提到一些独到的见解,对于这些,教师要充分肯定,并在课堂上给予赞赏和激励。学生的这些见解无疑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将这些内容记下来,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每上一节课,下课后都要静心沉思,考虑这一节课的得失,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写出“再教设计”。长期坚持,教师的教学水平必然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 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积累,必有收获。正是由于学校的严格要求,教龄不长 的青年教师在百花中学得到磨练,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一反思”制度将青年教师打磨得“珠光玉滑”。百花中学这座“山”,将因有这些“珠”“玉”而永远草木滋润,百花盛开。勃勃向上!
合肥百花中学
2012.8